在制药工业,为了提高细胞培养的通量和效率,微型生物反应器一直在不断发展。小规模的细胞培养方式在CLD早期阶段和药物筛选过程的优化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C.NEST作为一款微型生物反应器不仅能够实现混合培养,静态培养的表现也不输传统的培养箱。
迄今为止,由于缺乏临床模型,IDH1mut胶质瘤的药物发现工作受到限制。原发性IDH1mut患者来源的肿瘤球体(PDTs)在体外培养具有挑战性,即使成功,IDH1突变也可能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丢失。因此,来源于IDH1mut肿瘤的PDT很少见,而且生长相对缓慢,很难获得足够的材料来进行需要大量细胞的培养。这对IDH1mut胶质瘤的药物筛选工作是一个重大挑战。鉴于治疗选择和研究工具有限,有必要开发合适的IDH1mut胶质瘤体外筛查平台,以实现在低细胞量的培养模型中筛选大量化合物。
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的筛选及优化对候选药物的开发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影响药物的疗效,从而影响剂量和给药方案。本研究聚焦于优化一种创新的“二合一”抗体,该抗体能够同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由于替换了轻链CDR3区域的单个氨基酸,分离的抗体变体靶向EGFR的亲和力提高了60倍。同时使用多种方法确认了二合一变体的结合特性,包括应用BLI、switchSENSE®及原生分子互作细胞分析系统(RT-ICRT-IC)等方法进行验证。
在探索人体复杂的免疫系统时,我们经常与一类特殊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不期而遇。它们是血液中数量仅次于红细胞的细胞类型,占据了成人白细胞总数的40-70%[1]。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免疫功能包括吞噬、脱颗粒和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
小分子诱导的靶蛋白选择性降解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新一代药物发现方法之一。以 PROTACs(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为例,双功能小分子可以诱导靶蛋白连接到E3连接酶上,随后形成靶蛋白/PROTAC/连接酶三元复合物,促进细胞靶蛋白通过蛋白酶体降解(下图)。
在生物制药领域,细胞培养条件的一致性对于从96孔板到生物反应器的扩增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中,C.BIRD™细胞培养技术以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系为模型,通过在24孔板中提供自动搅拌,创造悬浮培养环境,优化了悬浮细胞的培养环境,显著提高了细胞的增殖率和蛋白产量。